广大市民朋友: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全区教育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为进一步提升校外培训规范化水平,有效遏制校外培训机构过高收费、过度逐利等行为;进一步优化校外培训资金监管效果,有效杜绝“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进一步加大明察暗访力度,基本消除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等现象;进一步提升学生家长平安消费意识,更好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叙州区教育和体育局向全区市民发出倡议:
一、坚持校外培训公益属性,规范培训收费行为
区教育体育局按照《校外培训机构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全面排查掌握校外培训机构收费项目与标准、收费公示制度执行情况,如实准确建立“平安消费”专项行动收费行为排查工作台账。加强非学科类培训价格宏观调控,引导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合理定价,防止恶意涨价、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区消协组织通过调查、体查、参与监督检查等多种方式开展社会监督要加强问题线索排查,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移交未执行政府指导价、未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虚假宣传、恶意涨价等重点问题线索。
二、维护家长学生合法权益,深化管理平台应用
区教育体育局全面加强“四川省校外培训机构信息管理平台”使用,实行实名制管理,落实培训机构、培训费用“两个全面纳入”要求,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全覆盖全额监管。同时开展校外培训预收费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预收费未纳入银行监管、“超期限”“超上限”等违规收费、使用非监管专户收费、培训费用“体外循环”、逃避监管等问题,如实准确建立“平安消费”专项行动预收费资金排查工作台账。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多方式引导家长主动使用家长端“彩虹钥匙”报名购课、缴费退费等,推广使用校外培训“先学后付”,切实维护家长学生合法权益。
三、化解培训消费纠纷,全面使用规定合同
区教育体育局督促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 ( 示范文本 )( 2021 年修订版 )》,不得删减合同条款。对培训机构收取超过 3个月或 60 课时的费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一次收取超过 5000 元等情况做到应退尽退。区校外培训主管部门和消协组织畅通消费投诉渠道,及时受理学生家长退费诉求,同时健全多部门协同机制和多渠道纠纷化解机制,有效化解家长退费投诉纠纷。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严厉打击隐形变异培训
区教育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隐形变异培训预防、发现、查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社区(村)综合管理功能,将隐形变异培训排查纳入现有街道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压实社区街道责任。要加强巡查检查, 通过“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形式,加强对重点机构和人员的防范,精准有效建立重点场所、重点人员、重点机构、重点网站等四张清单,开展 “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突出问题专题治理。要做好动态管理,用好公众监督力量,根据违规培训情况、投诉举报情况建立违规排查重点机构和个人台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跟踪巡查,对违法违规培训的机构和个人依法依规从严处罚。
五、加大机构安全排查,营造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
区教育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对行政区域内校外培训机构专门开展一次安全排查,按照 《校外培训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要求,督促指导校外培训机构依法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如实准确建立 “平安消费”专项行动安全排查工作台账。对存在突出安全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要责令机构立即停业整改,并及时向社会公示。要加强校外培训材料、培训课程审查,严把校外培训内容关,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绝对安全。
六、严把从业人员入职关,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区教育体育局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最高法、最高检、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严格执行《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 (试行) 》,规范校外培训从业人员准入,督促培训机构对拟招录的从业人员进行性侵、猥亵等违法犯罪信息查询。加强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从业资质证照审核管理,清退不符合要求的从业人员。
七、拓宽消费宣传渠道,引导学生家长远离消费陷阱
区教育体育局和消协组织通过发布消费提示、倡议书、宣传片、动画条漫等多种方式,宣传科学消费理念,增强学生家长消费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消费保护意识、安全责任意识,提醒学生家长理性选择培训机构,谨慎支付培训费用,有效避免消费陷阱。
区教育体育局将充分发挥“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牵头部门作用,与科技、文化旅游、体育、消协等部门协同合作,把校外培训“平安消费”专项行动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大事要事来抓。6月是全区全面排查、重点督导和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平安消费”月,希广大市民朋友做好宣传员和监督员,让我们共同维护好学生家长合法权益。
宜宾市叙州区教育和体育局
2023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