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蓬勃发展的浪潮中,2024年12月10—11日,四川省谭文丽名师工作室李洪工作站邀请到了四川省谭文丽名师工作室团队来到翠屏区,对全区工作室主持人,研训员,小学语文、数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开展以“新时代基础教育研培工作的转型与发展”为主题的培训活动,为全区教师带来了一场理念革新与实践探索的盛宴,有力地推动了区域教育迈向新的征程。
理念引航:“三石”精神,铸教学之魂
活动开场,成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教师谭文丽老师的专题讲座《“三石”精神引领下名师工作室研修的模式探索与实践旨归》如洪钟大吕,震撼人心。谭老师巧妙引用“石以砥焉,化钝为利”,将 “三石”精神深度解读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团队协作的砖石、教育坚守的磐石。然后,谭文丽名师工作室成员从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维度,与老师们交流了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合作学习是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良好方式,课堂上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但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还有待思考。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彭潜老师根据课堂中观察到的精彩瞬间、学生表现,进行了分享和交流。此次讲座为翠屏老师们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理论的导航灯塔,激发了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的热情。
示范领航:智慧课堂,展学子风采
成都市七中育才附小陈浩兰老师执教的数学课是六年级数学上册《身高的情况》,她如一位出色的航海家,引领学生在“数” 海之中乘风破浪。她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指引,将中小六一班孩子们真实的“身高” 素材巧妙融入课堂,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让学生在“做数学”中领悟统计知识的真谛。课堂上,六一班的学生们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如灵动的音符奏响了知识的乐章。在老师的精心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这堂课完美诠释了“教学评一致”的理念,彰显了中山街小学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扎实功底和创新精神,也为观摩教师提供了优秀的教学范例。
成都市新都区西街小学李晓燕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堂伊始,李晓燕老师以亲切的语言和趣味游戏让中小四年级七班的孩子们孩子们进入轻松的课堂氛围,接着从题目入手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们阅读古文。从读通课文到读懂课文,采用了熟读原文,读出节奏;借助注释,读懂古文;结合插图,领会内容等方法。教学环节清晰流畅,重难点突出。四七班的孩子们专注认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展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素养,与老师的教学相得益彰。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交流护航:思维碰撞,促教研共进
成都市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欧圆圆老师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整理与分类》进行了单元整体解读与课例分析。她围绕聚焦学习目标、链接生活经验、设计驱动问题、关注学生表现、注重评价实施五个要点进行了阐述,欧老师以丰富多样的案例为基石,抛出一个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教师们深入探讨数学教学中的关键要点与教研组建设的有效路径。讲座内容活动如同一座智慧的熔炉,将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熔炼升华。
成都市娇子小学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谢云静为翠屏区所有研训员带来了题为《立足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谢老师深入剖析了校本研修的重要意义,强调其是贴合本校实际提升教师能力的关键路径。并从研修内容、形式、组织实施等多方面展开讲解,结合生动案例分享实操经验。研训员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交流,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将把所学融入日常教研,助力自身专业成长,为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添砖加瓦。
紧接着,由成都市天府新区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李秀娟主讲的《创新开展教研工作,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讲座顺利开展。李老师凭借丰富经验与深入研究,围绕区域教研转型这一核心,详细阐述了多项实践策略,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其应用与成效,让抽象理念变得直观易懂。现场研训员们全神贯注,不时记录要点。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讲座极具启发性,为今后参与区域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将积极借鉴这些策略,助力区域教研高质量发展。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慧源校区王燕老师和刘清清老师,为全区小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带来主题交流《案例研讨与教研组建设交流》。王燕老师提出案例研讨与教研组交流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分析教学案例,探讨教学难点,分享成功经验,设计互动环节,设定教研组议题,汇总研讨成果,收集交流反馈,并制定后续行动计划,可以有效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创新。
为期两天的培训在翠屏区的活动虽已圆满落幕,但它在全区教师们心中播下的教育智慧种子,必将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引领翠屏区小学教育迈向更为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