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里,学生使用的是可调式课桌椅,能根据身高对桌椅进行升降;教学楼走廊上,摆放着各种绿植和由闲置食堂餐桌改造的乒乓球台;图书馆内设置有护眼知识互动科普装置和“黑暗闯关体验屋”……走进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汇源校区,随处可见保护视力的贴心“小设计”。学校副校长郑艳说,学校以环境防控、教学防控、管理防控、活动防控、营养防控为抓手,呵护好孩子的眼睛,全校学生总近视率实现近三年来连续下降。
这是全国中小学校守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加强防控“小眼镜”的一个缩影。11月27日至28日,由教育部体卫艺司指导,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长江经济带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成都举行。记者从推进会上获悉,自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来,经过五年的近视防控实践,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逆势推进,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科学防控逐项落实、多方协作凝聚合力。
在教育大省四川,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从2018年的53.5%下降到2022年的47.8%。四川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余孝其表示,四川大力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家校联动、社会参与,落实预防为主、分类施治、综合干预的制度,切实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水平。
据介绍,四川省自2021年起,将近视防控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对市(州)政府开展近视防控专项考核评议,压紧压实省、市、县、校四级责任,督促推动近视防控工作全面落地。同时建立近视防控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定期会商机制,教育部门会同卫健、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教室采光照明“双随机”抽检,会同民政部门实施“明眸皓齿 正心立身”未成年人保护工程,形成近视防控合力。
成都市成华区作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出台《成华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方案》,提出区域近视防控“九个一目标”和“九大行动计划”,并将其纳入财政专项预算、给予足额保障。每年制定近视防控年度工作要点,列出教育局、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五张清单”,推动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虹介绍说,成华区积极探索形成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四个三模式”:即突出政府主导,构建“战略+战术+行动”三级防控体系;突出多方协作,织密“学校+家庭+社会”三重防控网络;突出联防联控,擦亮“教卫+教体+教科”三张防控名片;突出综合施策,强化“预检+预警+预防”三项防控机制。通过多方协作、联防联控、综合施策,努力构建具有成华特色的近视防控综合“生态圈”,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此外,在近视防控工作中成华区注重抓早抓小,把幼儿园作为近视防控的“第一关口”和“第一道防线”。成都市第二十六幼儿园园长蒋妍凤说,该园调整了幼儿一日作息安排和周计划,增加幼儿户外运动时间,将原本在室内开展的部分活动改至户外,确保幼儿每天户外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户外自主游戏1小时,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促进幼儿身体发展,维护视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