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
关于开展2024年翠屏区劳动教育精品课例展评活动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教育工作会、教育强市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等11部门印发《宜宾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宜宾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开展2024年宜宾市劳动教育精品课例展评活动的通知》等要求,在开齐开足上好劳动课的基础上,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深化劳动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科研示范引领,推动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2024年翠屏区劳动教育精品课例展评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内容
精品课例包括精品课和精品微课两种形式。
(一)参评对象
翠屏区中小学专兼职劳动教育教师。
1.课例主题内容。义务教育阶段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高中阶段参照此课标结构内容,坚持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显著的实践性,以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为导向,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选择课例内容。素材内容无政策性错误,如发现作品中存在意识形态方面问题,将取消参评资格。
2.课例报送要求。精品课例需同时提交教学设计(附件3)、教学课件、教学实录,其中精品课1课时40分钟、精品微课1节15—20分钟。精品课例按小学、初中、高中分组报送,择优展示。
3.课例、微课录制需在真实的中小学课堂环境中进行,在有学生的情况下实施并录制。
4.视频需采用高清或标清录制,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能较真实完整反映教学情境,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视频格式为MP4,码流率不低于512Kbps;采用高清16:9拍摄时,分辨率请设定为1024×576,采用标清4:3拍摄时,分辨率请设定为720×576,精品微课大小不超过700M,精品课例大小不超过1.5G。视频与音响须同步录制,人物突出、图像清晰、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视频片头应显示主题的维度、学科、课题、所授年级、教学重点等,视频中应出现县区、学校名称以及执教教师姓名。
(三)报送时间和方式
1.报送时间:精品课例均为2024年12月5日前报送。
2.报送方式:所有课例资料以学区为单位报送电子邮箱,涵盖附件1、2、3,学区报送名额分配见附件5、6。报送联系人:李老师,电话19162655088,邮箱:986228986@qq.com。
(四)评奖办法
本次活动按照精品课和精品微课两个类别、小初高三个学段分别设奖,活动成立专家评委会,制定统一的评奖标准及办法,按1:2:3比例,根据选送课例的质量评出一、二、三等奖。一节精品微课可以填报一名指导教师,一节精品课最多填报两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颁发相应指导证书。
二、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由区师培中心主办,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齐开足劳动课,加强劳动课程教研,提高立德树人质量。
(二)加强组织。各地各校明确分工、精心组织,广泛发动、形成合力,充分调动教师自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通过层层选拔,推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参评。
(三)严格考核。区师培中心将展评活动纳入劳动教育年度考核内容,各地各校要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展评活动取得实效。
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 2024年11月4日
附件1
翠屏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精品课例报名汇总表
区县(盖章):
序号 | 学段(小学/初中/高中) | 精品微课/精品课例 | 内容 (任务群) | 年级 | 课例名称 | 执教教师 | 职称 | 学校名称 | 指导教师 | 联系电话 | 备注 |
附件2
翠屏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精品课例执教教师信息表
区县:
学段/年级 | 精品微课/精品课例 | 内容 (任务群) | |||||||
单位名称 | 联系电话 | ||||||||
课例名称 | |||||||||
任课教师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教龄 | ||||
指导教师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教龄 | ||||
授课班级 | 年级 | 班级 | 人数 | 班主任 | |||||
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3
翠屏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精品课例教学设计
学校名称 | ||||||
执教教师 | 指导教师 | |||||
课例名称 | 学段 | 年级 | ||||
内容(任务群) | 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 | 课时 | ||||
教材分析 | ||||||
学情分析 | ||||||
教学目标 | ||||||
基于课例目标,将劳动素养进行融合式撰写。目标能落实、可测评。 | ||||||
教学重难点 | ||||||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
教学方法 | ||||||
突出重点的方法: 突破难点的方法: | ||||||
教学流程图 | ||||||
学习资源与教学技术 | ||||||
学习资源:(指保证学生实践活动正常开展所需的相关学习材料和资源) 教学技术:(指促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变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所需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平台和工具。) | ||||||
教学过程(各教学环节由执教者自行确定) | ||||||
环节一:导入环节 | 设计意图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环节二: | 设计意图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环节三: | 设计意图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环节四: | 设计意图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环节五: | 设计意图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环节六: | 设计意图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学习活动单 | ||||||
学习评价单 | ||||||
学习素养评价量表 学习成果评价量表 | ||||||
板书设计 | ||||||
实践反思 | ||||||
附件4
2024年翠屏区劳动教育精品课例展评评分量表
项 目 | 评 价 内 容 | 权重 | 实得分 |
构建教学目标,设计劳动项目 | 坚持劳动育人,体现素养导向,注重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的培养,兼顾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教学目标准确、具体,符合学生实际。 | 30% | |
围绕劳动项目涉及的劳动对象、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原理、安全规范要求、劳动关系等设计开发项目课程内容,明确劳动场域,明晰劳动要求,设计评价工具。 | |||
教学方法 | 灵活综合运用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激励等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做中学”。 | 5% | |
教学过程 | 劳动任务明确,劳动方案合理,材料、工具等准备齐全,摆放有序。制定安全保障应急预案。 | 40% | |
教学环节清晰,教学主次分明,流程自然流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 |||
开发利用微课课程资源科学严谨、合理有效,有深度、有创新。 | |||
积极创设情境,强化实践操作,注重反思交流,强调内化建构,实现知行合一。 | |||
教师指导适时、适度,互动反馈及时高效。注重多元多维评价,发挥评价导向激励作用。 | |||
注重安全规范操作,保持劳动场域环境整洁,内含劳动品质培养。 | |||
注重劳动拓展,体现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 | |||
教学基本功 | 专业知识扎实,无科学性错误。板书设计科学美观。 语言流畅,指令精准,教态自然。课堂教学富有活力。组织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强。 | 10% | |
教学效果 | 技能训练得当,习惯品质落实,价值观培养充分,且效果明显。 | 25% | |
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氛围热烈,学生劳动兴致高,学有所获,教学目标达成圆满。 | |||
录像技术规范,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无杂音)、声音与画面同步。 |
附件5
精品课参评名额分配
小学 | 上报区级数量(队) | 中学 | 上报区级数量(队) | 高中 | 上报区级数量(队) |
第一学区 | 2 | 第一学区 | 1 | 第一学区 | 1 |
第二学区 | 2 | 第二学区 | 1 | 第二学区 | 1 |
第三学区 | 2 | 第三学区 | 1 | 第三学区 | 1 |
第四学区 | 2 | 第四学区 | 1 | 第四学区 | 1 |
第五学区 | 2 | 第五学区 | 1 | 第五学区 | 1 |
第六学区 | 2 | 第六学区 | 1 | 第六学区 | 1 |
附件6
精品微课参评名额分配
小学 | 上报区级数量(队) | 中学 | 上报区级数量(队) | 高中 | 上报区级数量(队) |
第一学区 | 2 | 第一学区 | 1 | 第一学区 | 1 |
第二学区 | 2 | 第二学区 | 1 | 第二学区 | 1 |
第三学区 | 2 | 第三学区 | 1 | 第三学区 | 1 |
第四学区 | 2 | 第四学区 | 1 | 第四学区 | 1 |
第五学区 | 2 | 第五学区 | 1 | 第五学区 | 1 |
第六学区 | 2 | 第六学区 | 1 | 第六学区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