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校: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中小学校图书管理工作,提升图书资源使用效能,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现就加强翠屏区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规范图书管理体系
(一)严格遵循国家标准
依据《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与管理规范》,完善图书采购、编目、借阅及维护流程,确保图书管理科学化、标准化。
(二)优化资源配置
1.根据《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要求,加强图书馆(室)建设,采取集“藏、借、阅、研、管”功能为一体的大空间、全开架布局方式,分区设置合理,功能多元,功能设置满足师生要求。
2.面积达标,生均图书达标,馆藏报刊种类达标。落实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和我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规范,配齐配足纸质图书,小学、初中、高中、完全中学的生均纸质图书配备分别达到25册、35册、45册、40册。
3.加强馆藏图书和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开展图书增新剔旧工作。原则上每校每生每年新增(更新)图书不少于1册。加强图书质量管控,重点配备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的各类图书资源。新入校图书应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GB40070—2021《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近视防控卫生要求》,作者应有正面历史评价及良好的社会形象。定期开展图书清理审查,严禁盗版图书等非法出版物及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出版物进入图书馆(室)。
4.纸质文献结构合理、分类规范,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适当配备数字资源、有声读物。接收残疾学生随班就读
的学校应适当配备盲文图书、大字本图书等。
(三)优化管理队伍建设
1.有专(兼)职专业图书管理人员,图书馆(室)管理人员具备较好的图书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中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具备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具备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2.图书馆管理人员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升管理服务能力。
3.配备专(兼)职阅读指导教师,建立全学科、全员阅读指导管理机制,以保障师生阅读活动质量。
二、加强管理服务
(一)利用四川省中小学图书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平台,实现图书管理的数字化、便捷化、智能化。
(二)图书实行开架借阅和信息化、开放式管理,发证率100%。
(三)图书馆有文献资料的采编、加工、借还、保管、赔偿、清点等内容的管理制度,有采购、验收、登记、分类、编目、阅览等业务工作细则。
(四)教学期间,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课余、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对师生有效开放。
三、深化阅读活动开展
(一)阅读课程
将阅读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和课后服务,开设阅读课程、阅读指导课或阅读活动项目,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系统的分年级阅读计划和课程内容与形式,建有丰富、优质和多形态的校本阅读课程或特色资源。
(二)阅读指导
1.建立阅读指导机制,开展全学科阅读,常态化开展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等,全面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2.开展阅读指导专题培训和教研活动,教师阅读指导能力和水平较高,持续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指导和成果评价。
3.学校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推荐优秀读物。如编制新书目录和简介,推荐书目,专题导读书目及进行书刊展览等。
(三)阅读活动
1.师生阅读活动有整体设计、实施方案和管理激励制度,措施得当。
2.按照全省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的安排,有效组织“读经典我思考”“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学科学爱科学”“典耀中华”等主题读书活动。定期开展读书论坛、读书征文、主题讲座、演讲、辩论、课本剧等丰富多彩的读书周、读书月、读书节等活动。
3.积极开展“读书标兵”“书香班级”等评选活动,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形式,鼓励同伴、师生共读。
4.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等资源,学校和师生积极参与平台读书分享活动。
(四)家校社互动
联合共享社区、社会资源,开展阅读教学、教研和学生阅读活动,提供亲子阅读指导服务,形成家校共读新风尚。积极开展以阅读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
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
2025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