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5-01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热点 > 教学研究 >
数字赋能凝心力 聚力助“新”筑梦行——记2025年春期翠屏区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
发布时间:2025-04-28 16:26:23

4月23日,春和景明之际,由翠屏区教师培训中心小学教研室主任李洪精心策划的小学数学新教师培训在中山街小学学术厅拉开帷幕。本次培训创新采用“三维赋能”培养模式,通过名师示范课引领、智能化教学工具赋能、沉浸式对话研修三大核心板块,为全区新数学教师搭建起专业成长的阶梯。

活动伊始,李洪老师对参加本次培训的新老师提出要求:关注教学目标是否贴合课标与学情;留意教师如何精准定位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教师运用哪些方法和策略,如情境创设、信息技术融合等,实现重难点突破,为活动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

示范课堂展风采  教学智慧共分享

首先由廖秀利名师工作室成员胡梦洁老师携手二年级6班孩子带来《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胡老师以“看、描、剪、拼、说”等丰富的操作活动贯穿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实践活动中,成功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培育了学生的数学眼光,有效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课堂以生为本,将动手操作与知识建构紧密结合,充分展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数学的活力与魅力。

接着,由廖秀利名师工作室成员袁维益老师和四年级9班的孩子带来《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本节课以“猜想—验证—应用”为主线展开教学。课始立足学生已有认知,激发猜想;课中组织小组合作,通过推理、测量、对折、数字化工具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的特征。随后,学生通过“做一做、拉一拉”直观感受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并结合伸缩门等生活实例,展现其实际应用,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深度联结。

第三节课,由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徐燕老师和四年级8班的孩子带来的《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思维的火花在于指间”,徐老师通过摆小棒、钉子板围、扣条做平行四边形等,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发,让他们投入到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操作、独立观察、测量以及相互讨论等方式,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研讨余音萦耳畔  示范佳课续华章

下午,由廖秀利名师工作室成员严智敏老师和三年级4班的孩子带来《旋转与平移》的精彩课堂。课上,严老师以孩子们喜爱的游乐场景导入,通过观察分类、动手实践、生活应用等环节,让学生直观感受旋转与平移现象。孩子们积极参与操作活动,用身体动作模拟旋转与平移,在合作探究中深化认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数学思维。

接着,由廖秀利名师工作室成员李勤耕老师和五年级7班的孩子带来的《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一课,李老师以“面动成体”动态视频巧妙导入,唤醒学生旧知,借“摸一摸”活动直观构建表面积概念。课堂中,学生在自主探究与教师追问下,提炼两种基础算法,初步建立表面积计算模型;通过观察对比进阶学习,实现从三维实体到二维公式的思维跨越。课末“擦黑板”环节,学生凝练核心公式,深化知识理解,有效培育空间观念与模型意识。

最后一节课,由宜宾市女学街小学校唐英老师和六年级5班的孩子带来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总复习》,唐老师以“转化”思想为主线,贯穿始终,对平面图形的面积进行了总复习。通过复习,孩子们巩固了面积公式,对面积公式是如何转化而来有了深刻的理解。练习题使得孩子们学会了抓本质,找联系。孩子们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专业引领明方向  对话研修促提升

在上下午课例展示结束后,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育研究室主任李洪分别针对上下午的课例与新老师们展开了对话式研讨。他肯定了教师们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把握以及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的亮点,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李主任着重强调:教师要精准解读教材,要善于挖掘教材“留白”,设立准确的学习目标,通过问题链设计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让课堂成为思维碰撞的场域。李主任的观点引发参训教师的强烈共鸣。

人间四月,温暖而向上,明朗的日子,也正在路上。此次培训为新教师们点亮了前行的灯塔,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他们会如四月的暖阳,温暖每一位学生,以智慧和爱心,书写属于翠屏区小学数学教育的精彩篇章。

撰稿:李洪 胡梦洁


文章来源:
编辑:黄芝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