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工作要求,加快构建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翠屏区以区域教研为抓手,聚焦班级观察,强化自我评估,全面落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1月8日,翠屏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研讨活动、翠屏区幼儿园教师全员轮训暨1月教研活动在青年街幼儿园江北兴城分园举行。
本次活动由翠屏区秦丽菲名师工作室组织实施,聚焦“幼儿建构游戏中数学核心经验的识别与支持”展开研讨,旨在通过建构游戏观察,深入解读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数学学习与发展,提升教师游戏观察效能与游戏组织实施能力,进而促进幼儿游戏质量的整体提升。来自全区六大学前教育集团的50余名教师齐聚一堂,共赴这场专业成长盛宴。
专家引领,明晰方向
活动伊始,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朱莉玲以“何为建构”的追问引出教研主题。她深入阐述了高质量教研活动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学习发展的关键意义,细致解析了观察记录表,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教师们拨云散雾,助力大家深化对幼儿建构游戏中数学学习的理解,夯实了教师们开展后续研讨与实践的理论根基。
深入现场,分组探究
秦丽菲名师工作室成员带领参研教师深入幼儿园小、中、大班六个主题建构游戏现场,全方位观察幼儿游戏行为,细致寻找游戏中数学核心经验的学习与运用,深入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方式与能力,精准捕捉幼儿学习品质的具体表现。观摩结束后,六个研究小组依据教研小手册提供的观察要点和指标,从数学核心经验、数学过程性能力和学习品质三个维度,针对建构游戏片段中幼儿主要的数学核心经验,开展横向与纵向的剖析,在思维碰撞中开拓了思路与方法。
看懂幼儿,支持游戏
翠屏区秦丽菲名师工作室成员刘佳莹分享了建构游戏故事《众里寻“塔”千百度》。案例生动呈现了孩子们在建构游戏活动中的教育契机,精准捕捉了幼儿如何巧妙应用数学核心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教师如何提供行之有效的支持,助力幼儿将数学核心经验灵活迁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与能力。这一鲜活的实践样板,为参研教师们提供了直观、可借鉴的范例,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读懂幼儿、支持游戏的关键意义。
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学前教育研究室研训员杨树在总结中强调,质量提升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议题,翠屏区在全国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项目实践中,全区幼儿园教师要持续通过教研不断突破自我、重塑自我,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勤学笃行,在合作探究式的游戏实践中进行更有广度和深度的识别与支持,全方位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为翠屏区学前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撰稿:秦丽菲名师工作室